不吃小南瓜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九十七章 放心吧,过去的都过去了!,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,不吃小南瓜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想想。

东港大学讲师被辞退,去了西海大学担任讲师,有什么区别?

跳槽而已。

反过来说,换做是普通人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,哪怕只是被辞退,同行业就肯定很难再找到工作。

这就是报道的关键点,趁着王浩连续找到梅森素数的热点,以他个人的过往来制造争议、制造热议。

至于新闻网络上,大众会对这件事怎么想、怎么评价,就和他侯立军没关系了,他只是以‘中立’的视角,把事情说出来而已。

做正常的新闻报道,把发生了什么事情讲清楚,不做出个人主观上的评价。

新闻媒体,不就应该这样吗?

……

于此同时。

东港大学好多教职工都在说着王浩,一则因为王浩就是最近的热点,学术成果能上热搜是极少见的,王浩能跨界被讨论,成果确实非常显着。

二则,王浩身上打着‘东港大学’的标签。

虽然他是西海大学的教授,但本科、研究生、博士都是在东港大学就读,算得上是纯正的‘东港人’,东港的教职工都对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。

当然,也有很厌烦王浩这个名字的人。

合金材料实验室。

马文钧来到周晓龙的办公室,“周教授,前两天的实验,数据总结好了吧?”

“手下学生做的,提交上来了,我找找。”周晓龙回答了一句,翻找了好半天文件,找到一份拷贝出来,递给了马文钧。

他随后说道,“分析来分析去有什么用,反正这个也做不出来。”

马文钧微微皱眉,道,“周教授,注意你的言辞,我们是正常做项目,即便不能做出成果,但研究过程中的数据也很重要。”

“是,是。”

周晓龙不在意的连续说了两个‘是’,随后摇头开口道,“老马啊,我感觉你和陈老师越来越像了,可惜你是做数据的,而不是做材料的。”

他说着关闭了文件页面,注意了浏览器新闻页面,上面有一条正是,“王浩的研究覆盖三分之二梅森素数”,他当即皱了皱眉,“最近几天,怎么新闻都是这个姓王的,明明就是个刚毕业的小博士……”

马文钧也担心的沉下脸,珠城计算机会议后,他就知道根本压不住王浩,也没有那个资格能压住。

如果是在材料研发领域,他能压的对方喘不过气,想申请个小项目都得不到资金批复。

但是,对方从事的是数学研究,甚至根本都不需要经费,他能做什么呢?

马文钧和周晓龙一起看了看新闻,心里就越发的担忧,也不知道是在安慰自己,还是在安慰周晓龙,“放心吧,那件事已经盖棺而论,根本查不了什么。”

“过去的,都已经过去了,他就变得再有名,成了院士,又能怎么样?”

“现在媒体也没有报道了,他的成果更多、更有名气后,就更不会有媒体去深挖以前的事情,国家科研是要有正面形象的,对不对?”

“不用担心了,不用担心了……”

马文钧念叨着走了出去,再回过头看向房门,眼神中露出一抹不屑,周晓龙?

蠢-货一个!

如果周晓龙不是陈建林的学生,合金材料实验室,怎么可能有他的立足之地?

现在马文钧早已经不想继续了,他只是想着完成手里的工作,赶紧完成手里的项目,就找个理由离开东港大学、离开国内。

前提是,赚够了钱。

有钱,才能去国外潇洒啊!

(求月票)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斗罗:悟性逆天,震惊宁风致!

夜星辰丶

大秦:我龙袍加身,父皇你假死?

只爱我的幺幺

绝地求生之终结者

十一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