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马入芦花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84章 发兵,大秦:奸臣矫诏,我扶苏绝不自尽,白马入芦花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此番闹剧之后,始皇帝再度开口,言语悲戚。

“诸位爱卿,刚才燕将军的一番话,算是把朕给点醒了,我大秦的军队,那十六个字,永远都不会忘记,因为他们的身后,是我大秦!

倒是我们这些常居朝堂之上的王公大臣啊,享受着安乐,身上的锐气或许都被磨灭了,但我们不能忘本啊。

当年,朕还是秦王之时,在咸阳城郊,亲自任命杨翁子为边军主将,并为他送行。

那时候,匈奴人肆虐,我大秦的军力有限,边军比现在还要羸弱,护卫边疆稍有不慎便是有性命之虞!

那时,朕问他,你不害怕吗?

却也不曾想,他只是轻轻一笑,没错,就是轻轻一笑,朕记得十分清楚。”

“他说,心中有光,或许便无惧生死!”

“那时,朕只是笑了笑,或许位高权重的久了,很难共情了,朕不信,于是他给朕讲了一个故事。

在中原六国混战之际,边境的赵,韩,燕为了拱卫他们各自的都城,纷纷从边关抽调兵马,以至于后来,中原边境守军形同虚设,匈奴人南下劫掠,无人可挡,无人能挡。

就是在那种情况下,一个小孩在上郡出生了,可在这乱世之下,成年人都尚且难以自我保全,何况小孩。

这个孩子,在童年,还算拥有过快乐,但随着那一天的到来,所有的幸福皆随风远去,他的世界只剩下一片黑暗。

匈奴人南下,屠杀了他们的村子,他被父母藏起来,却在黑暗之中,目睹了母亲被这群畜生侮辱,而他的父亲,却被绑在一旁,只能悲愤无力的嘶吼。

他害怕,他恐惧,但他牢记自己母亲说的话,永远不要出声,最后,在害怕之中,他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了。

世界再度归于平静

再醒来时,外面一片死寂,他挣扎着从藏身之地挤出,想逃离这令人窒息的黑暗,却不曾想,外面却是另一个地狱。

他永远不会忘记那天,母亲临死之前依旧温柔的看着他的藏身之地!那是她在这个世上唯一的留恋了。

王上,或许在那一天,我应该死去的,但是我没有,既然活下来了,那我自然有活下去的意义。

边关是我的家乡,匈奴人来去如风,掠夺,杀戮,无法反抗,无力反抗,今天,我杨翁子去了,就会让他们知道,当他们肆意屠杀的羔羊那起刀,也会成为撕咬他们血肉的豺狼。

我已经见过地狱了,我就是从里面爬出来的,如果有可能,我希望在上郡出生的孩子,可以拥有欢笑吧,这或许便是我杨翁子不惧的力量了!”

“以前的朕不相信,现在的朕信了,保家卫国,便是大秦边军不变的信念,心中的信念,那便无惧生死。

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故事,每个人也都有属于他自己坚守的底线,而身为大秦的边关将士,他们拿起武器,朕便相信他们。

如果可以,朕会去边关看看,看看这些为大秦死战到底的将士,看看这些死撑着一口气也不愿退去的将士。

朕会跟他们说一声,好样的,或许,他们的姓名无人知晓,但他们的功绩永世长存,大秦不会忘记他们的,大秦边关的百姓也不会忘记他们的!”

始皇帝这一番话,一反常态,与之前的杀伐形象截然不同,始皇帝也是人,在威严独尊的同时,也会有自己的感情。

而面对为大秦死战的将士,就是他内心最深切挂念的一群人了,毕竟,始皇帝心中的信念,也是源于庄襄王时期的一场检阅,那是大秦战无不胜的兵马,那时候,大秦伟大的信念便扎根在他的心底了。

朝中顿时有些安静,燕锦书倒是眼眶有些发红,王通将军是他的同乡好友,一代忠良形容他丝毫不为过,而燕锦书自己,不够了解他的人都称其为,投机取巧,阿谀小人。

但是,若是有值得一搏之事,他燕锦书又何惜一战,他不是君子,但他也有血肉和感情,一战,无惧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穿梭如梦

密码机

十方帝尊

轮回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