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的糕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14章 对朝廷致命一击太毒了,篡清:我初恋是慈禧,沉默的糕点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我来的时候,皇上亲口说了,江苏只要有张国梁和冯子材,就乱不了。”

听到这些话,张国梁和冯子材就静静坐着一动不动,显得很恭敬。

“接下来朝廷要罢免徐有壬,或许会出一点点乱子,这个时候你们两人就要撑起场面来,可以出乱子,但是不能出大乱子,一定要稳住局面,保证新巡抚来了之后,平稳过渡。”赵德辙道:“对了,上一次常州大战,你们打得很好。朝廷再议给你们封爵,殿臣大概是子爵,南干是男爵。”

两人依旧沉默。

赵德辙道:“在我看来,这是不够的。只要平稳渡过了这次的局面,我觉得张殿臣你应该封太子少保。”

此时,张国梁和冯子材心中只觉得悲哀,感觉到自己受到了轻视。

哪怕都这个时候了,朝廷都不愿意花大力气收买二人。

什么子爵,什么男爵,什么太子少保,全部口惠而不至。

张国梁和冯子材二人,在朝廷眼中确实是看不上眼的。而且一直以来,不管跟着向荣还是和春,都非常听话,而且败多胜少。

赵德辙道:“朝廷派钦使去向徐有壬宣旨,竟然被人用枪口指着,这徐有壬是天大的胆子吗?皇上有旨要把徐有壬押解进京,此时他在长江上,两位将军这就带兵跟随本钦差走一趟如何?”

张国梁道:“赵大人,这是让我们带兵去捉拿徐有壬吗?”

赵德辙道:“捉拿徐有壬,三两侍卫足以。关键是朝廷给你们二人机会啊,向皇上尽忠的机会。”

张国梁沉默了一会儿道:“不行!”

这话一出,赵德辙顿时呆了。

冯子材也在边上道:“不行。”

赵德辙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道:“你们,你们再说一遍?”

张国梁再一次重复道:“不行。”

赵德辙脸色一变道:“你们二位是要造反吗?你们这是要抗旨吗?”

张国梁和冯子材二人静静不言,是因为口舌之争没有意义。

再则,这二人就是造反出身,都是曾经是天地会的大将,都曾经轰轰烈烈参加反清起义,只不过被清廷招安了而已。

赵德辙寒声道:“张国梁,冯子材,朝廷对你们有天高地厚之恩吧?你们高官厚禄是从哪里来的?”

张国梁缓缓道:“赵大人,我们二人所率军队,大部分粮饷都是江苏万民勒紧裤腰带挤出来的,而并非朝廷划拨。”

赵德辙顿时哑然。

江北大营的大部分粮饷,靠的是江北的盐商等。

而江南大营的粮饷,明面上靠的是福建,浙江和江苏,但实际上大头是苏州和上海出的。

而且还经常拖欠粮饷,屡次闹出兵变。

张国梁缓缓道:“赵大人,你也曾经是江苏巡抚,难道你不知?军队吃谁的粮,就听谁的话?”

赵德辙怒声道:“那也没有吃徐有壬的粮。”

张国梁道:“你或许有所不知,之前江南大营屡战屡败,一路溃退,军队剩下不到一半。军饷从来没有足额发放过,一拖欠就是几个月。但是这近一年来,军饷足额发放,将士们也能吃饱肚子。”

赵德辙寒声道:“这难道是徐有壬养活了你们吗?”

张国梁道:“是南方七省联盟!”

因为南方七省联盟不仅仅是军事联盟,还是经济联盟。

这个联盟肯定不能大面积解决腐败问题,但哪怕解决了一部分,也威力十足。

之前,到处都是税卡,厘金局,商业活动压制。

现在厘金局少了,税制相对统一了,其实到手的钱总额是下降的,但是腐败成本也降低了不少。

苏曳,田雨公、王有龄,徐有壬几个人带头不捞钱,挤出来的钱用在刀刃上。

这几人自然就不会拖欠军饷,能够让军队吃饱,而且有足够的训练量。

如此,不管是江南大营还是浙江的绿营和团练军队,军力才得到了部分提升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为了不插秧,努力考科举

三层肚腩

星际海盗手册[重生]

名声